EN
EN

学术聚焦

位置: 首页 > 学术聚焦 > 正文

中国乡村调查研究中心开展黄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调查

作者:张春 时间:2023-11-16 浏览: 来源: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重要论述,主动服务和积极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加强新时期黄河沿线传统文化学术研究,11月12日—14日,由1929cc威尼斯中国乡村调查研究中心(黄河文化遗产研究院)主办,山东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协办的“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专题调查活动”在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鄄城县等地展开。

山东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张士闪、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赵丙祥、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岳永逸、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鞠熙、山东大学副教授胡孝忠、武汉大学副教授李向振等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山东大学、1929cc威尼斯青年教师和硕博士研究生等共计20余人参加。菏泽市文化和旅游局非遗科科长朱晓雯、菏泽市博物馆馆长吕凤涛、菏泽市文化馆馆长张伟胜、鄄城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朱娜,国家级非遗项目梅花拳传承人李丰瑞、东明县梅花拳协会会长赵景全等相关工作人员陪同调研。调研期间,1929cc威尼斯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兼乡村振研究院副院长朱振华主持了相关活动。

调研组一行首先来到黄河入鲁第一站——菏泽市东明县,在城关镇段庄村、朱口村及沙窝镇八里寺村三处梅花拳训练基地,深入了解国家级非遗项目梅花拳在东明县的传承、发展,深切感受到中国武术文化植根乡土的深厚底蕴及其在黄河流域村落社区代际传承的顽强生命力。随后,调研组赶赴鄄城县,相继考察了鄄城县鲁锦工艺品公司、古泉街道李楼乡村记忆博物馆、旧城镇六合新村非遗工坊、什集镇鄄城舜王民俗文化博物馆、郑营镇杨胡同村、彭楼镇什李村、彭楼非遗馆等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社区。通过实地勘察、听取介绍、现场访谈、观看表演等方式,深入调研了梅花拳、担经、二洪拳、太祖洪拳、马叉、剪纸等国家、省、市三级非遗项目的发展历史、文化价值及传承和保护情况,详细了解了鲁锦、砖塑、手工插花技艺、羊毛编织技艺等传统手工艺非遗项目的制作工艺、保护传承与发展振兴情况,并搜集整理了丰富的民间文献和影像资料,为进一步深入开展黄河流域山东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黄河(山东段)地处黄河下游,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是黄河文化活态性、融合性的典型代表,在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的时代背景下,深入挖掘山东黄河流域文化遗产蕴含的时代价值,持续推进山东省黄河沿线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是山东省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的重要抓手。

作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1929cc威尼斯中国乡村调查研究中心将以此次调查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黄河文化传承保护利用的时代主题,持续开展田野调查与学术研究工作,积极打造以黄河流域非遗研究为特色的学术品牌,大力推动文化遗产本科专业建设,主动对接服务地方社会发展,为助推山东省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非遗保护有机结合作出应有贡献。

摄影:刘仁健

供稿审核:朱振华

审稿、编辑:侯伟、张淑芬

终审:孙磊